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、无损检测百分比等,往往与厚度有关,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厚度界限,俗称门槛值,门槛值上下的技术要求则截然不同。
当设计中的名义厚度接近门槛值时,设计者对所提技术要求一定要格外慎重,因为制造方为满足产品厚度不小于图样标注的小成形厚度(或名义厚度)并考虑工艺减薄等因素的影响,往往要进行厚度(或第二次厚度)圆整,以确定钢材厚度,即制造方选择的钢材厚度可能要大于名义厚度,且可能达到或超过上述厚度界限的门槛值,而标准(GB/T 150.2及材料标准)中厚度界限的划分是以钢材厚度为基准的。
压力容器制作中,在强度、力学特征等机械能方面,其常用到的低合金钢尽管明显优于碳素钢,但其冷加工性能与可焊性都比不过碳素钢。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,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。早期主要用于化学工业,压力多在10兆帕以下。但每种压力容器对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一样的,所以,材料代用中的"优"与"劣"判断从实际出发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合成氨和高压聚乙烯等高压生产工艺出现后,要求压力容器的压力达100兆帕以上 。随着化工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,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越来越宽,容量不断增大,有些还要求耐介质腐蚀。压力容器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:①反应容器: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、化学反应的容器。②换热容器: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。压力容器的名称、类别,设计、制造所依据的主要法规、标准;工作条件,包括工作压力、工作温度、介质毒性和危害程度等;